夜
小
中
大
精图治之心,也完全支持殿下的换相的想法,但老臣认为,多相制是殿下和百官们妥协的产物,有利于激励百官们的进取精神,也有利于汉国夺取天下,所以老臣建议,不管怎么改变,多相制之本不能变,最好是进行完善,否则会让汉国的社稷不稳。”
贾诩一番苦劝让刘璟连连点头,刘璟笑道:“我不会废除多相制,我也不会激进改变,正如贾公所言,我尽量完善多相制,当然,也不会因为费观送重礼给贾公,我就对他严加惩处,这点心胸我还是有,不过费观在一些根本问题上的所作所为,也影响到他的前途,我不是指送礼之事。”
贾诩低声道:“老臣知道,殿下指的是费家在巴蜀占有土地问题。”
“正是如此,所谓不破不立,这么多年来封地赏赐制度一直没有实施,根本原因就是蜀中官员不肯放弃他们在巴蜀的土地,而费家就带了一个最坏的头,居然占有一万顷土地,我这个汉王才只有一千顷封地,他费观想做什么?
如果是祖传土地也就罢了,偏偏他们的土地大多是刘璋所赐,难道让我来承担刘璋胡封乱赏的后果吗?”
贾诩这才明白刘璟想动费观的真正原因,就是因为费观在土地问题上触动了刘璟的根本原则,什么能力不足之类都只是其次。
“可殿下不是打算重用费祎吗?”贾诩还是有些不解地问道。
“我让费祎做中书丞是因为他有足够的才华,但并不代表费祎就能入相,以后想成为相国必须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获得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’的资格,只有获得这个资格,才能入相,费家土地不除,就休想再入相。”
.........
贾诩心事重重的乘马车离开了汉王府,今天和汉王殿下的一番谈话使他明白了刘璟的原则底线,刘璟绝不会容忍任何人拥有巨量土地,他确实也能理解,汉王朝最后几近要走向灭亡,根本原因就是皇亲国戚以及豪强大族兼并了太多的土地,致使汉王朝绝大部分自耕农消亡,成为了豪强大族的附庸。
刘璟显然吸取了汉王朝衰亡的惨痛教训,现在只是因为他还没有统一天下,他还需要和费家这种地方豪族妥协,一旦夺取天下,坐稳江山,恐怕就是他算总帐的时候了,以刘璟的铁腕和意志,不知会有多少豪族家破人亡。
贾诩暗暗叹口气,他明白刘璟为何告诉自己那么多事情,尤其是费家之事,就是希望自己替他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.
让费家放弃万顷良田谈何容易,自己又该怎么劝说费观呢?
.......
次日下午,贾诩仿佛闲庭散步一般,不慌不忙来踱步到东市,东市位于东城门外,是和西市并立的大市场,占地足有数千顷,西市面对西域,而东市则主要面对汉国。
东市和西市一样繁华,而且货物种类更加丰富,粮食、茶叶、牛羊牲畜、珠宝、瓷器、丝绸、布匹、铜器、铁器等等各种大宗物资及奢侈昂贵品皆应有尽有,很多西域胡商都是在西市卖出货物,而跑到东市来采购货物,主要以丝绸和瓷器为主。
在东市最西面的一条街便是卖珠宝首饰的集中地,集中了数十家大大小小的珠宝首饰店,一栋占地十亩的大店便是长安最大的珠宝店百宝斋,也就是费家的产业。
贾诩负手走上了台阶,进入店堂,门口接待的两名伙计见他长得又黑又瘦,年纪又老,而且穿着细麻青布长袍,头戴洗得发白的平巾,两名伙计顿时有了轻视之意,来百宝斋的客人非富即贵,这个穷老头来做什么?
他们对望一眼,其中一名伙计上前干笑道:“这位老丈,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?”
贾诩看了他一眼,眯眼问道:“那你说我该去哪里?”
“路口有家丰隆首饰店,我觉得那才是老丈要去之处。”
丰隆首饰店只卖一些银铜首饰,价格十分便宜,是针对长安的底层民众,这明显是讥讽贾诩贫穷不知身份,贾诩久历人世,对这种势利眼看得太多,他也不着恼,依旧笑眯眯道:“我是来找你们冯大掌柜,他在吗?”
两名伙计吓一跳,小心翼翼问道:“老丈莫非是我家大掌柜亲戚?”
“我不是他什么亲戚,我是来还他一样东西,如果两位愿代劳,我给你们也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