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
小
中
大
面对明军火炮的猛轰,加上军心动摇,潼关守军在吴三桂和洪承畴撤离后,没坚持半个时辰,便一哄而散。
周军撤退时,在关内放了把火,几万兵马便步骑混杂着向西奔逃。
赵铭令王朝先率领数千骑兵,向西追击,华阴、渭南、临潼等县,城中兵马都为之一空。
城内周军见吴三桂西逃,洗劫城中商铺后,便匆匆逃离,明军继续追逐,直到灞桥镇,见远处长安城中黑烟滚滚,才停下了脚步。
潼关外,崤山上,姜襄破腹自尽后,姜有光斩下了姜襄的头颅。
天亮后,近五万晋军从山坡上走下来,将兵器和旌旗丢弃在山脚,向明军投降。
明军帅帐内,赵铭身穿盔甲,端坐在帅位上,姜有光、姜让、姜瑄剃了头发,卸了盔甲,端着一个木盒,走进大帐。
“摄政王!”姜有光等人跪下,呈上姜襄首级,“家主已经切腹自尽,我等亦削发,将前往河南出家,还请摄政王开恩,饶恕姜家。”
李破奴上前,接过木盒,查验了首级,向赵铭点了点头。
赵铭嘴角上扬,得意的笑道:“好!既然姜襄以死,寡人就饶恕姜家。你们写信,告知姜之升,令其投降吧!”
众人连忙叩首谢恩,遂即又写下书信,给太原的晋王世子姜之升劝说其向明军投降。
半个月后,姜之升于太原,归降明朝,赵铭送还姜襄首级,准许姜家厚葬。
明军接管河东后,姜之升将自己的妹妹,嫁给了明朝大将王双为妻,姜之升便同叔叔伯伯们一般,削发为僧,前往五台山出家。
至此,雄霸山西十余年的河东豪强姜氏家族、逐渐走向没落,不过由于姜氏家族,主要人物都出家,又与明朝将领联姻,所以避免了灭族的命运。
十多年后,天下大定,由于联姻家族的求情,姜之升得意还俗,不过姜有光、姜让、姜瑄等大佬,却早已经病死于河南。
赵铭在潼关驻扎一晚,收拾了投降的晋军,还有周军俘虏。
第二日,便率领大军向西进军,沿途州县,纷纷望风而降。
在赵铭抵达长安城下时,大批周国官员,已经纷纷前来负荆请罪,表示愿意归降大明。
吴三桂离开潼关后,惊惶西奔,并没有进入长安,便匆忙经平凉,投甘肃而去。
长安城中,得知周军战败的消息,一部分官员和士绅,紧闭屋门,等待明军接收,一部分则匆匆收拾家当,奔出城池。
因为撤退是秘密进行,并非明目张胆,所以动作比较缓慢,长安城中还有许多,周军眷属没来得及撤走,其中就包括上完满洲眷属。
吴三桂仓惶西奔,长安城中谣言四起,有说明军一路烧杀抢掠,对于满州更是赶尽杀绝,吓得大批周军眷属和满洲残余,拖家带口的离开城池,忙目西逃。
凤翔府,扶风县。
孟乔芳脸色惨白的拿着一份檄文,上面是赵铭吹嘘自己击败了吴三桂和姜襄,大军兵临长安,要求关中各地向大明投降。
明军多路攻击周国,孟乔芳本来是奉命镇守汉中,不过孟乔芳知道,战争胜利的关键,并非是他能不能守卫汉中,而在于潼关决战的结果。
因此,在得知吴三桂、姜襄集结二十万大军,集结于潼关与赵铭决战后,孟乔芳便率领主力,从大散关进入关中,等待潼关战役的结果。
这时,孟乔芳放下檄文,靠坐在椅背上,闭着眼睛问道:“君上败了,据说连长安都没入,便走平凉,去了陇西。你们说本王现在该怎么办?是去长安投降赵铭,还是撤到秦州去?”
孟熊臣阴沉着脸道:“父王,吴三桂大势已去,我看不如投降赵铭!”
甲申年后,清军入关,占据了关中,孟乔芳便以满清兵部右侍郎出任陕西三边总督。
自此之后,孟乔芳就没有离开过陕甘,孟家也借助他的身份,在关中购置了大量产业,成为关陇中豪族。
现在让他们放弃十多年的积累,去追随吴三桂,从头再来,孟家人都不太愿意。
这也是吴三桂和洪承畴,决定逃跑,却没有通知孟乔芳的原因,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