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十五年

第252章 指桑骂槐

阅读页设置
背色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字体

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

    有这么多的“正”,振衰起敝,中兴大明就有希望了,想到这一点,郑三俊内心越发激动。笔砚阁 biyange.com 更多好看小说

    虽然年近七旬,他却依然是壮心不已,想要做一番大事业。

    朝臣之中,郑三俊年纪最大,又是第一天就任,左副都御史方岳贡,礼部右侍郎蒋德璟,刑部尚书徐石麟,吏部尚书林欲辑,兵部右侍郎吴甡等东林人,一直将郑三俊送到吏部衙门口,才各回衙门。

    而吏部官员们早已经在衙门口列队迎候新长官。

    在众官簇拥之下进入吏部,在大堂坐了,清吏司(文选、验封、稽勋、考功)的四个郎中,下面的员外郎、主事等人一一参见完毕之后,郑三俊回到后堂办公。

    不过第一份公文就让他有点为难了。

    宋应升,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举人,现任高州同知,詹事府欲调他入京,詹事府的行文到吏部已经三日了,但吏部迟迟未批。

    “是有什么问题吗?”郑三俊问文选司郎中吴昌时。

    吴昌时是首辅周延儒的心腹,周延儒又是郑三俊此番能被起用的关键,因此虽然是下属,但郑三俊却不敢轻视吴昌时。

    吴昌时三缕长须,相貌堂堂,望之颇似贤臣,听老尚书问,他恭敬回答:“有点小问题,这一月以来,詹事府已经迁入十数人,官职已满,照例已不能再迁了。”

    宋应升是文官,且是在任文官,朱慈烺调他只能走詹事府,而不能走京营。

    郑三俊皱起眉头,虽然刚刚到任,但他却也知道,明着是詹事府要人,但其实却是太子殿下在要人,太子要人吏部没有不同意的道理,纵使现任官职已满,但詹事府还是有临时官职可以设置的,大明对皇太子一向宽容,这并不是什么不能解决的难题。但吏部却迟迟拖着不处理,这显然不是一个吴昌时,或者是吏部的两个侍郎所敢决定的,而是有更高一级的人物在授意。

    吏部之上就是内阁了,吴昌时是内阁首辅周延儒的亲信,吴昌时现在所说的,怕就是周延儒的意思。

    郑三俊心思通透,他知道周延儒这是要把自己当枪使了。


    不过他乐意当这杆枪。

    太子的治国四策,废辽饷、革盐政他没有意见,但开厘金和追逮赋却是他万万不敢苟同的,尤其是追逮四策,在他看来就是一项穷凶极恶,斯文扫地的恶政,当日他不在朝堂,不然他一定会据理力争!

    还有最近的漕米改海,太子明显就是在撬动祖制啊,未来等时机成熟了,一定会全面的漕运改海,不说海运的风险,只说漕河两岸十几万人的生计就是一个问题---郑三俊是安徽人,家就在漕河两岸,家乡人都靠漕运为生,因此对漕运改海尤其不喜。

    因为追逮四策,在朝的御史言官都被遣出了京师,其中百分之九十是东林人,更有光时亨被廷仗,方士亮辞官,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太子啊,虽然郑三俊不敢对皇太子有什么埋怨,但对皇太子不知天下疾苦,肆意指点朝政的行为,心中颇为不满。

    皇太子太顺了,适当让皇太子受一点挫折,对皇太子心性的磨砺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

    估计首辅周延儒也是这么想的。

    于是郑三俊不再犹豫,拿起笔来,在行文上写了一个驳。

    吴昌时不动声色的看着,心中却不由不佩服首辅大人的神机妙算。

    满朝文武,整个吏部都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坏人,也就郑三俊有这个胆量了。

    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,郑三俊却是老骥伏枥不畏储。

    驳了詹事府的行文,郑三俊意犹未尽,想了一想,决定写一份劝诫皇太子的奏疏……

    朱慈烺并不知道自己成了老尚书的劝诫对象,整个上午他都在校场操兵,因为有老兵闹事和崇祯帝的责问,朱慈烺特别留意李国祯和吴襄两人的神情。

    一切如常,看不出有什么异样。

    朱慈烺不想怀疑他们,只希望他们真的什么也没有做。

    “头要正,颈要直,口要闭!”

    上午是军姿和队列操练的时间,中心校场上,三十个方阵一动不动,督练官拎着皮鞭,一边巡视,一边重复站军姿的动作要领,但有不标准或者乱动者,一皮鞭就



第252章 指桑骂槐 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
相关:  1644英雄志    诸天万界之大拯救  十国行周  我在秦朝当神棍  Fate梦幻旅程  都市无敌战神  
同类最热
搜"崇祯十五年"
360搜"崇祯十五年"
语言选择